当前位置: 供暖锅炉 >> 供暖锅炉资源 >> 多地提前供暖,那么最早的暖气是怎么来的
01
提前供暖一览
降温啦!寒潮来袭,多地降温,这些地方已经提前供暖了,来看看有你家吗?
黑龙江:应对降温,全省已全部开栓供热
16日起,哈尔滨市各供热企业开栓供热,比正常供热时间提前4天。目前,黑龙江全省已全部开栓供热。
陕西:寒潮来袭,榆林提前10天供暖
受近日冷空气影响,陕西北部气温大幅下降。为保障居民温暖过冬,陕西榆林也较往年提前10天供暖。
山西大同:供暖陆续开始较往年提前13天
山西气温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大同市12日起提前启动冬季供暖程序,相较往年提前了13天。
这两天逐渐转凉,北方不少地区一夜入冬,拿北京来说,17日最低气温首次跌破0℃,是52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在冷空气的侵袭下,不少南方网友表示十分羡慕北方的暖气。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
你的家乡有暖气吗?
02
古代暖气发展
暖气,由字义就可以感受到,温暖的空气扑面而来。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在《家园卧疾毕太祝见寻》诗中写道:“冰室无暖气,炎云空赫曦。”这里的暖气,当然不是现在说的“暖气”。
现在我们常说的暖气,就是集中供热系统。其实这一采暖模式,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有所实施。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曾经发现过烧火遗迹。中国北方发现的不少渤海时期的居住遗址,大都有火炕一类的取暖设施。此类地方取暖器具,如壁炉、火墙和火炕等,在北方农村地区仍广泛使用。
火炕,是一种集取暖和烹饪为一体的特殊节能取暖器,也称“暖炕”或“暖床”。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过“稳作被炉如卧炕,厚裁绵旋胜披毡。”的诗句,这里的“炕”就是火炕。
秦汉时期,椒房出现了,这个词总是能在古装剧里混个脸熟。皇宫内、大户人家的取暖开始进入了系统化,椒房可以理解为现在的集中供暖。
解放前,就已经开始有地区使用集中供暖,比如长春出现了锅炉供热。到了年,北方一百二十多座城市,有四十座建立起集中供暖系统。至年,集中供暖面积已经达到惊人的99.48亿平方米。
03
趣说暖气的“气”字
《说文解字》:“气,云气也。象形。”甲骨文中的“气”字是三条横线,表示空中的气流。
在金文和战国简帛中,有几例的上下两横折曲,不就是“气”现在的字形吗?
“气”在古代写作“氣”。清代王鸣盛《蛾术编》:“‘气’字隶变,以‘氣’代‘气’…‘气’废而不用。”今天“氣”的简化字“气”,其实是采用了古字。
“氣”传到日本,写作“気”。这个中文不常见的字,因为一款名叫“元气森林”的饮料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许多人不认识这个字。
其实这就是“气”字的异体字。
冷空气来袭,大家要注意保暖,适时添衣哦。
END
敝帚字珍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常用的汉字只有不到个;
新华字典收录汉字约个;
现在的电脑手机等终端,
可显示汉字约0个;
年的国家标准GB-,
收录汉字7万多个;
而最新的国际标准,
收录汉字9万多个。
汉字再多,
如果不认识、在电脑上打不出来,
这些汉字文化就都丢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和您一起,
寻找汉字的文化。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