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锅炉

打造城市智慧能源样板雄安容西片区供热能

发布时间:2023/4/7 22:26:09   
白癜风误区 http://news.39.net/bjzkhbzy/200725/8067111.html

绿色节能、清洁低碳,综合能源站建设的“雄安模式”大幕已经拉开。

7月7日,随着4号能源站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中建安装承建的雄安容西片区供热能源站项目主体结构封顶。作为雄安容西片区安置房的重要配套工程,项目包括2座一级能源站、13座二级能源站及智慧供热系统,预计今年10月投用后,可为雄安新区容西片区约10万人提供供暖保障。

精准策划赋能高效建造

项目团队自今年1月15日进场以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履约,为最大程度避免疫情带来的劳动力紧缺,项目结合施工组织计划,动态梳理劳务缺口,提前储备近名劳动力资源,并结合雄安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进行封闭式管理,随时满足用工需求。

5月,正值项目大干期间,北京、天津等地疫情封控,导致吨在途钢材无法供应,项目连夜盘点当地大宗物资供应商资源,建立健全名录库,解决燃眉之急。

面对紧张的工期,项目团队动态调整各施工要素,科学有序安排施工交叉作业,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打破常规,先浇筑整体再浇筑局部,采用主体结构与锅炉设备基础及电缆沟一次性浇筑成型技术,节约工期近30天。

精细管理促进品质履约

项目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

作为一级能源站,1号和4号能源站基坑深、场地狭窄,作业空间有限,项目团队采用分层开挖、分段支护,达到施工工序无缝连接。同时在基坑周围每隔20米设置1个智能监测点,可随时掌握支护结构、周围土体、地下管线及水位情况,确保基坑支护验收一次性通过。

因1号和4号能源站锅炉房局部层高达12.4米,项目在模板搭设中,采用承插式盘扣式支撑架模板支撑体系,实现高效搭拆,安全性更高,并在高支模底端安装荷重传感器,通过高支模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模板的支撑应力,有效预防超负载导致支架倒塌的安全事故发生。

项目团队坚持“先策划、后实施,先首件、后推广”的原则,将样板引路和首件验收制度贯穿施工全过程,以精细化管理促进质量提升。先后成立5个“样板引路”工作小组,在每道关键工序中联合业主、设计、勘察、监理、施工五方人员实行首件验收,将质量管理重心前置。通过安全红黄牌预警、日常信息化检查平台等实行质量监督,验收合格率%。

绿色低碳“智”造能源样板

作为雄安综合性能源站,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契合新区能源利用方式,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形成集变电站、供热设施、储能系统、智慧能源互联网等多元化供应模式,实现一级站网互联互通、接纳外部热源,二级站网低温运行,接纳再生能源,立体建立电气、燃气、地热等能源综合利用的互补清洁供热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发展的样板工程。

走进项目施工现场,绿色节能措施无处不在。项目利用基坑定型化维护栏杆、装配式爬梯、植草砖等可重复利用临时设施,实现降本增效,将绿色环保理念体现在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将废旧短钢筋二次利用,制作成模板定位筋、支撑钢筋等,实现废料新用;主体工程外围用钢板网替代塑料密目网,所有裸土区域均是绿色防尘网;项目入口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装置和三级沉淀池,冲洗用水流入沉淀池循环使用;现场扬尘噪声监测系统实时监督,与四周围挡喷淋系统联动,实现自动喷淋抑尘。

从雄安首个全地下智慧能源站——高铁站片区1号能源站,再到容西片区供热能源站项目,中建安装以高品质履约推动雄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造经济高效的城市智慧能源系统,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供稿:中建安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0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