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供暖锅炉 >> 供暖锅炉市场 >> 视频挺进双碳目标凸显四大特色
7月24日,青海省举行绿色电力行动成果发布暨绿色电力市场启动仪式,这对促进青海省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重要指示,为青海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国网青海电力公司认真贯彻青海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自年以来,已连续5年成功实施绿电7日、9日、15日、31日、31日创新实践,刷新并保持着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绿电活动已成为青海能源转型发展的“金色名片”。5年绿电活动,累计清洁发电.5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从19.4%提升到31.8%,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
依托青海特殊的资源、战略、区位优势,国网青海电力公司从6月25日至7月29日连续35天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绿电5周”系列活动,让清洁能源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据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董事长胡生宏介绍,今年的“绿电”行动主要有四个特色:
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绿电”成效更加亮眼
截至目前,青海电网总装机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万千瓦、占比90.9%,新能源装机万千瓦,占比61.8%,青海电网已成为全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为解决青海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电源结构、网源时空、生产消纳、储能周期和价值价格五方面的错配问题,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量.7亿千瓦时,占比84.8%。其中,新能源发电量.6亿千瓦时,占比42.3%;日发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的天数天,占比76.2%;日发电量超过水电的天数96天,占比53%。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统筹规划,建成投运规模世界领先的21台分布式调相机群,释放新能源发电能力万千瓦,上半年青豫直流配套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加47.9%。同时,坚持以电网规划引领新能源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十三五”以来投资亿元,支撑了余万千瓦新能源接入,青海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32%,交直流外送电量年均增速78.1%。青海电网已成为东接甘肃、南联西藏、西引新疆和直通中原的交直流混合型、多端枢纽电网,承担着西北乃至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任务。
今年绿电活动期间,省内用电负荷全部由清洁能源供应,全清洁能源供电周期延长至35天。预计清洁能源发电量99.75亿千瓦时,占全省用电量的%。相当于减少燃煤.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万吨。新能源发电等指标达到领先水平,生态效益成绩单进一步提升。
智能科技拓展应用“绿电”技术更加先进
利用水、风、光在月、日、时不同时间段上的互补特性,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创新应用多能源电力系统互补协调调度与控制系统,提高全网供电保障水平和新能源消纳能力。新能源大发时段省内及省间送出通道利用率达到99.5%,增发新能源超过万千瓦时。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还探索应用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在千伏花丁双回线安装个测温单元、4台通道可视化设备,采用“无人机+人工”方式对线路薄弱环节实时观测,提升了新能源送出能力和重负荷地区供电能力。
此外,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准确性高、实时性强、价值密度大、采集范围广的优势,创新构建全省规上企业专属电-碳模型,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测碳服务。企业无需加装碳排放采集设备即可快速建立企业专属“电碳账户”,为青海省家规上企业节约一次性投资超过1.5亿元。
交易方式不断创新“绿电”范围更加广阔
国网青海电力公司组织新能源电站与用户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在电能量价值的基础上体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3分/千瓦时),为用户颁发绿色电力交易证明,通过“证电合一”的交易模式,实现绿色电力交易品种优先组织、优先执行、优先结算,满足了用户主动购买绿电的需求。
为发挥国企担当优势,国网青海电力公司组织全省大中型水电、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市场化用户开展电力直接交易,通过缩短交易周期、增加交易频次为市场主体提供合同偏差调整手段,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发电利用率,保障电力供应和价格稳定,促成新能源交易电量16.8亿千瓦时,水电24.42亿千瓦时。
社会参与持续拓展“绿电”感知更加丰富
在拓展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中,国网青海电力公司以“民生改善”为重点,投运国内首座侧位式换电站,引领西北电动重卡应用,在两市一州投运7座公交充电站,服务余辆电动公交车高效运行,全面启动30座充电站的改扩建工程,做到绿电服务民生、贴近群众。蓄热式电锅炉向全省推广,年上半年,清洁供暖用电量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
与此同时,绿电行动进校园,积极服务省内首个青海大学清洁能源示范校园工程,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达到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吨,为校园节能降碳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绿电响应进园区,引导用户在午间光伏大发期间满负荷生产,月增加光伏消纳万千瓦时,提升了光伏利用率。绿电保障进湖区,聚力打造环青海湖电动汽车挑战赛业界品牌。按期投运盐湖通勤充电站项目,开启盐湖集团绿电通勤时代,首批电动化替代通勤车24辆,月均替代燃油1.8万升,替代电量3.8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12.7吨。完成部车辆全电动化替代后,月均替代燃油8.85万升,消纳绿电19.2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63.5吨,在示范带动用车领域电动化的同时,将促进青海锂产业、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相关产业发展。(记者申维祖通讯员马青金萍)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