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漂泊十余载,江湖豪杰心未改;供热工程在东北,温暖万民看我辈!年10月16日,我们的供热工程团队挥师北上,一路直奔黑龙江,在哈尔滨、漠河、大庆、佳木斯等多个地方建设冬季供热项目,秉持清洁环保、温暖舒适的理念,用电采暖设备替代集中供暖、烧煤锅炉等过冬方式,助力东北的“煤改电”战略。作为最北部的地区,黑龙江漠河的冬季极温甚至能低到零下46度,以前过冬的时候只能烧煤烧柴来取暖。在看重生态环保的如今,身为旅游胜地的漠河严格管控了散煤的数量,35蒸吨以下的小型燃煤锅炉已经不能再继续投入使用,居民、中小型工商业的冬季取暖转型事不宜迟。集中供暖是漠河目前阶段较为主流的冬季取暖方式,但是出于种种因素,一些偏远地区的建筑是无法采用集中供暖的,像商场、学校等非24小时营业的单位选用集中供暖也不划算。另外最大的问题是,集中供暖的室温普遍只能保持在18度,存在室温偏低、室内室外温差过大等固有缺陷,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凛冬将至,万物霜寒。10月17日,跋涉千里的我们抵达了黑龙江漠河,郑重会见了漠河某高速检查站的负责人,聆听了负责人有关冬季采暖的意见,提供了详细具体的冬季供热方案,双方在供热工程安装、供热温度标准、后续调试维护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共识。按照煤改电的合约协议,我们提供了1台KW电磁采暖炉,替换了原来的半吨燃煤锅炉,安装在了0多平米的漠河高速检查站,并装配了80吨水箱、循环水泵、电箱机组等“煤改电”项目的配套设施,完成了冬季供热工程的整体建设,初始的室内温度设定在了24度。从物理学原理上来说,漠河高速检查站的冬季供热工程利用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和峰谷蓄热储能技术。在长达10小时的夜间谷电里,KW电磁采暖炉会通过磁场反应将水温加热到85度,然后保存在80吨水箱内,在白天峰电时进行放水供热,流经地暖、暖气片等散热末端设备,起到24小时冬季取暖目的。盛世冰城灯宵,挥袖一笑,雾霾烟消。我们辗转来到了黑龙江哈尔滨,切身实地考察了某大型连锁超市,与超市老板达成了冬季供热的友好协议,在三处地点分别安置了KW、KW、KW的电磁采暖炉,功率总计千瓦,取暖面积1.3万平米,室温稳定在24度。众人周知,建筑面积不等于取暖面积,取暖面积往往要小于建筑面积,取暖面积也决定着设备功率的大小。电磁采暖炉的设备功率从5KW到0KW,5KW对应着50平米左右,0KW则是5万平米左右。哈尔滨该超市建筑的保温情况良好,KW完全可以带动1.3万平米,不用强制配置KW的电磁采暖炉。哈尔滨超市老板认为,集中供暖的方式已经趋于落后,室温无法自主调节,并且存在供暖晚、停暖早的缺点。而电磁采暖炉依托98%的制热指数、零下50度的防冻能力,适合东北等冬季严寒地区,毋用担心风雪冰霜等极端气候条件,同时电磁采暖炉的水温、室温都由自己掌控,做到了想开就开。因为常压的缘故,电磁采暖炉出水口的最高水温是85度,不过往往并不需要这么高的温度。冬季供热的话,暖气片需要60度的水温就行,地暖仅仅需要40度左右的水,室温就能达到20度左右。水温高,室温越高,如果需要20度以上的室温,那么则需要将电磁采暖炉的水温调高。在加热模式上,电磁采暖炉不同于电锅炉那种“热得快”式的直热技术,而是研发了水电分离的机制,首先哈尔滨超市老板可以在设备PLC屏幕上设定温度,智能系统会传达加热指令,包裹在不锈钢管道外部的高频磁力线圈会通电发热,管道内部的冷水会被加热,实现了外部走电、内部走水,水和电互不接触,在取暖方面更为安全。目前,黑龙江地区的气温已经处于零下,亟待需要冬季取暖,我们将坚守责任与担当,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地完成漠河、哈尔滨的冬季供热工程,将电采暖的温度传递给黑龙江的广大居民,改善当地居民的过冬条件,让居民享受更温暖舒适的冬天。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