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锅炉

山东海阳加入核能供暖行列首开先河的山东

发布时间:2023/7/9 14:46:36   

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共惠及周边红沿河镇近两万居民。根据瓦房店市相关政策要求,居民核能供暖价格为25元/平方米。这是继山东海阳、浙江海盐之后,全国又一个靠核能过冬的地区。

  每年冬季,燃煤取暖是北方城市最主要的取暖方式,大量的煤炭燃烧在为居民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问题。近年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备受社会   启动核能供暖!山东海阳首开先河

  年,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投入商运,产出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有了“清洁电”能否产出“清洁热”?核能供热的伟大构想随之产生。年7月,海阳核能供热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工程内容包括核能供热换热首站建设和15公里主管网铺设,当年9月30日全部完工。—年的供暖季,海阳市临港、度假区和核电产业园70万平方米共户用上了核能供热,整个供暖季运行平稳顺畅,用户室温适宜,受到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年11月15日,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万平方米项目正式投产,海阳新老城区全面采用核能供热,使海阳成为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

年10月7日,山东烟台,航拍海阳核电站。

  目前,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取代了海阳12台燃煤锅炉,每个供热季减少耗电万度,可节约燃煤1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二氧化硫吨、氮氧化物吨、热量万吉焦,将大力改善海阳市供暖季大气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在煤炭价格上涨、部分地区供暖费上调的背景下,年,海阳的供暖费不升反降,由22元/平方米降为21元/平方米。对于这一调整,海阳市委书记刘海彬在年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海阳城区供热不再需要大规模使用传统煤炭,煤炭价格上涨与海阳供暖费用调整关系不大,下调取暖费也是让利于民,努力实现‘核能供暖更暖人心’的惠民目的。”

  不仅如此,在保障海阳整个城区“零碳”供暖的同时,两台核电机组每天还能够发万度电,可以满足青烟威地区全部居民的生活用电需求,有效保障区域电力供应。未来,海阳核电站将拥有2亿㎡的供热能力,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清洁能源保障,惠及周边地区更多居民。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放介绍,国家电投山东核电依托海阳核电,按照“居民用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核电企业经营作贡献、生态环保效益大提升”推进核能供暖至今,各项指标达到要求;而示范工程二期投运后,核电机组热效率也将继续提升,实现当地民众、地方政府、热力公司、核电企业以及生态环保的多方共赢。

  核能供暖安全吗?解读:仅有热量交换

  与传统的燃煤集中供暖相比,核能供热几乎不需要居民做任何事情,源源不断的温暖就能送到各家各户的每一个房间。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谈核色变,担心核能供暖的安全。对此,吴放对核能供暖过程做了具体解读:主要是从核电机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整个过程中,只发生了蒸汽加热水和水加热水两个步骤”,核电站与供暖用户间有多道回路进行隔离;每个回路间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更不会有任何放射性进入用户暖气管道的可能;热水也只在小区内封闭循环,与核电厂层层隔离,“没有任何接触,十分安全”。

  说到底,核能供暖和煤电厂供暖一样,都是电厂余热的利用,供暖方、采暖方之间只有热量交换,不存在其他任何介质传输。从国内外核能供暖的已有实践看,核能供暖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得到了证明。

  核能供暖路径广泛复制推广需综合考量

  核能可以通过哪些路径实现供暖?既然如此绿色安全又省钱,可否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北电力大学新型能源系统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志轩介绍,利用核电站余热向热网供暖之外,通过现有的核电厂直接发电来进行供暖、以及在城市中或近郊建低参数的小型低温核供暖反应堆,都是可行之选,也有广泛应用的可能,只是这些不同的方案在各地进行复制推广时,要特别注重综合考量。“不管怎么做,都要因地制宜。第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核能供暖,如果想要实现核能供暖,首先要对原有的核电机组、核电的运行方式进行改造,因为它们最初设计时主要用于纯发电,现在要增加供暖的功能,它的热力平衡等各方面都要重新设计;至于专门用于城市供暖的小型反应堆,可能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要根据城市或者供热源的需要去设计反应堆和供暖系统。第二方面,就是要考虑需要供暖的地方和核电站之间的距离,因为还有一个供暖管线的问题,所以最终到底在经济账上划不划算,必须要针对一个具体的项目去具体计算,做技术经济分析。”王志轩表示。

  核能供热迈入工业领域多省谋划未来前景

  不知不觉间,以海阳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供热历史已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当核能供热的暖流进入城市的千家万户,一个新能源大放异彩的时代悄然来临。山东省能源局局长栾健透露,山东省将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着力打造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同步推进核能供暖等综合利用,力争到年,在运装机规模达到0万千瓦以上,胶东半岛具备条件的地区全部实现核能供暖。

  今年5月,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全面启动建设。该项目以江苏田湾核电二期工程3、4号机组蒸汽作为热源,将蒸汽输送至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进行工业生产,总投资7.3亿元,预计年底投产供汽;田湾核电站也正在推进供热供暖事宜。此外,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供热小堆正在加快推进示范项目建设,相关企业已在黑龙江、吉林、贵州锁定厂址和首堆项目,并在河北、山东、青海、甘肃、辽宁、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开展厂址普查、初可、可研和前期对接等筹备工作。

  放眼全球,核能供热其实并非一项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成熟的应用。目前,全世界余台在运核反应堆中有超过1/10的机组已实现热电联供,且已累计安全运行约堆/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核电具备的稳定、可靠、换料周期长等特点将持续推动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对于煤炭等石化燃料的替代。

来源:海报新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