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供暖锅炉 >> 供暖锅炉发展 >> 兖矿贵州能化公司探寻瓦斯发电利用的智慧之
作为基础能源产业中的重点企业,近日,兖矿贵州能化公司传来一则利好消息。该公司的下属子公司——贵州金沙龙凤煤业有限公司建设的低浓度智慧瓦斯电厂并网发电,并通过验收,此举标志着,我国智慧瓦斯发电技术日趋完善。
兖矿贵州能化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电厂可通过一键启动、智慧远程集中控制等功能,实现了瓦斯发电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智慧瓦斯发电技术日趋完善。
攻坚克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建设一座低浓度智慧瓦斯电厂,不仅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而且,面临着时间紧、任务中、施工难度大等多种压力。
困难和压力面前,公司全体人员并未退缩。从低浓度瓦斯利用课题研究,到低浓度智慧瓦斯电厂拔地而起,仅用两个月时间,创造了瓦斯电厂建设“新速度”、“新水平”。
时间拨回今年初,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下,公司积极响应省里面发出的动员令: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于是,与时间赛跑,加快项目建设,成为公司上下最重要的事情。
从以下时间便能获知项目的建设“速度”——
项目于年3月16日进场,3月18日签订合同,5月1日正式开始施工,7月25日设备进行试运转,7月28日5台机组并网发电成功。
10月10日,一次性通过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验收,提前2个月完成项目建设和并网发电。截至12月18日,累计发电万度。该智慧电厂的并网发电,每年可创造效益余万元。
既要追赶“速度”,又要保证质量。公司有“秘诀”。
公司按照“总体协调、机电牵头、专业配合”工作模式,科学组织,挂图作战,重点攻坚,加快施工进度,严格责任落实考核。
据介绍,主要领导每周到现场,召开现场协调推进会,跟踪问责;分管领导盯在现场,解决问题。
同时,公司对施工单位进行帮扶和督导,专人现场盯守解决实际问题及工序把关验收,确保按建设规范标准一次成型到位。
此外,严格工期考核,科学实施土建和安装合理交叉作业,通过提高水泥标号等级、外加混凝土早强剂增强剂、搭设施工雨棚等措施,助推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紧跟技术前沿,让瓦斯发电更智慧
瓦斯是我国西南区域煤矿安全生产的头号“大敌”,但也是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和一种温室效应气体。据悉,龙凤煤矿瓦斯气抽采浓度7-30%。
为此,公司积极探索低浓度瓦斯的高效利用新途径,将来自该矿瓦斯抽采站的“废料”--煤层气,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安全、绿色、高效发展。
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采取了紧盯科技前沿,进行重点攻坚举措,让瓦斯发电更智慧。
紧紧围绕智能化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等难题进行科研攻关,成立攻关研发小组,从瓦斯抽采到完全转变为电能、热能的全过程、低浓度瓦斯开发利用及设备改进等进行重点攻关;
实施定向长钻孔施工等关键技术,提升瓦斯抽采能力;
把内燃气发电机组进行加工改进创新,使它更加实用;
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三维模型+高清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对瓦斯电厂的智慧高效管理;
……
一系列的核心技术,通过一遍遍试验最终成功,该瓦斯电厂智能化程度达到了92%以上。
如何体现智能化?通过温度、流量、压力传感器对气源、浓度、流量、压力、配气实时监测,把信息集成上传至智能控制室,通过PLC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筛分判断选择,发出指令做出抉择,自动投入或断开瓦斯发电机组个数,实现分闸自动停机等智慧控制。
“人员不进机房,就可以完成远程集中控制和一键启动的全流程操作,通过增强系统预警和事故分析效率,减少操作人员10余人,实现了减员增效、节能减排、安全生产。”
另外,公司对机组进行优化升级,机械采用气启动,自带动力润滑系统,有效功率由原来的80%提升至95%以上,一台机组一年多增加多万度电。
该瓦斯电厂按照10台机组建设,一期安装5台KW高压自动化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机组采用高压自动化低浓度瓦斯发电机。
据介绍,系统分为电器自动化控制、机组冷却系统、细水雾及参混控制系统、循环水系统、余热锅炉利用、视频监控等8大子系统,动力系统、循环冷却系统、电力系统、监测监控等都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实现了信息实时在线监测、自动判断切换控制、瓦斯发电的智慧管理。
打造绿色经济,成就绿色能源梦想
该瓦斯电厂在就地利用瓦斯燃烧发电,实现自发自用、多余上网的同时,为矿井提供热、电等多种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污染。
发电余热被用来作为浴室、食堂、办公楼等地的热源,也解决了生产用电、生产生活用热水、供暖等问题,能源被完全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标志着我国瓦斯利用进入更加高效阶段。
数据显示,年7月份以来,该瓦斯电厂减少甲烷(CH4)排放万立方米。
据悉,兖矿贵州能化公司把瓦斯治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形成了瓦斯发电绿色产业集群,实现了热电联产循环经济模式,开启了清洁能源智慧新时代。
近5年来,公司瓦斯发电8.7 亿多千瓦时,节省电费4.3亿多元。相继建成瓦斯发电厂5座,投入运行瓦斯发电机组58台套,总装机达到3.57万千瓦,年发电量能力在1.63亿度左右。
通讯员赵光礼 陈振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华永
编辑牛波
编审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