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供暖锅炉 >> 供暖锅炉优势 >> 走向焦点水变油,一个经典骗局和骗局背后的
如果水能变成油,那该多好!
但是,这永远只能是一个美丽的设想,永远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神话。
科学家们已经证明,水不能变成油,“水变油”违背了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基本原理。
几十年前,国外曾出现过“水变油”的闹剧,其发明者的作假手段亦早被揭发。
“水变油”这一伪科学在我国一开始喧闹,就遭到揭露和批判。
但是,一个叫王洪成的人,几年前,竟然在全国各地刮起一阵又一阵“水变油”的旋风,他研制的“水基燃料”、“膨化重油”、“膨化汽油”、“膨化柴油”,其“显著”的“经济后果”几至祸国殃民。
据年8月3日《科技日报》报道,王洪成的“诈骗金额已不下4亿元人民币”。
哈尔滨实业房地产开发公司是受骗单位之一,该公司年第24号文件写道:
他(王洪成)兑制的膨化柴油在67路公共汽车运行中造成机械腐蚀;膨化汽油使几十台汽车产生故障,付出的修理费远远高于节油费用;他研制的重油膨化剂绝大部分被用户退回,在我公司遗成严重积压达40多吨,使我们感到非常失望,认识到再不终止合作只能付出更大的代价。于是,我公司于年12月17目决定退出”洪成集国”,不再与其合作。
在清账过程中,经逐项核对,我公司在与王洪成合作期间直接和间接损失.4万多元。其具体数字如下:
1、挤除两个小区原建烧煤锅炉房、损失45万元;
2、新锅炉施工中向锅炉厂预交59万元设备费;
3.锅炉厂向我公司催索两处锅炉费用.4万元
4.改烧柴油后,进口两台大型燃烧器花9万元;
5.年11月7日供给王洪成现金5万元;
6.王洪成让我公司转款、以膨化剂厂厂长李功法名义于年5月31日寄往海兴实业有限公司50万元整;
7、从年7月开始在通达街预制厂锅炉房试验水煤浆,用工、用料、用场地共支出23万元;
8、积压40多吨膨化剂价值多万元;
9,供暖期间两处锅炉共烧多吨35号柴油、支出多万元一一为这两处锅炉建造费,我公司需支出.29万元。
原先,王洪成所许诺的“从陕西调万元”只是说说而已,根本没有兑现。锅炉厂一再向我公司索款,可见王洪成也没有向锅炉厂把责任承担过去,仍然是说说而已。这就进一步证实王洪成的言而无信,假话连篇。
我公司面对王洪成这样一个具体对象,对他所造成的.4万多元的经济损失,只能在认真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做好诉诸法律的准备。
王洪成打着水变油的幌子进行疯狂诈骗,所造成的恶果触目惊心。我们再列举数例:
某省6家公司损失达万元以上,所得到的只是库存的余吨王制作的假膨化剂(肥皂块)。
哈尔滨的某A介绍王与南方某地合作建厂,该地向银行贷款万元,其中万元现金直接交给王,90万元用作建厂及办事处经费。一年过去了,一滴油也没见着,贷款久不能还,结果某A被作为人质扣在南方。
年12月,上海某B交给王万元膨化剂款后,王许诺在某地建“唯一”的膨化剂厂。某B为征地、建厂、设备等共投资多万元,王派人指挥建厂,厂于年5月建成却无法生产。某B催促,王却说:我没说生产呀,我那是跟你开玩笑呢。
某省某经理C在银行贷款万元,王许诺让C经理掌握核心秘密,C经理十分感动,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交给王夫妇万元现金,结果C经理长期无法偿还借款,还经常受到王的威逼利诱。
某穷困市花数十万元向王买了柴油膨化剂5吨,怎么试验都无法使用,使得这个市的穷困雪上加霜。
“发明家”与山西省某领导见面时吹嘘“要把山西年产7亿吨煤变成7亿吨油”,为此太原的某公司为试验买膨化剂支出多万元,结果滴油未见。运城是最早合作的城市,运城的洪成燃料总厂付出技术转让费数十万元,弄得债台高筑,几十人凑的几十万元花光了,一事无成,有关人员妻离子散。
年6月,某公司派一姓徐的职工到哈尔滨向王讨债,王指使其弟王洪斌带领七八个人,匕首加棍棒,将徐某饱打一顿,徐某受伤空手而归,被公司炒了鱿鱼。
王洪成是个什么人物,他怎么有这么大的“能耐”呢?
说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王洪成早年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共汽车公司的一名司机,在文革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然后“自学成才”,于年3月隆重推出了“水变油”的”“新发明”。但是,不幸的是,“发明家”在表演中掉包玩假被公安人员发现,他不得不于年下半年和年10月两度住进“秦城”监狱。
王洪成自己也承认在搞假。水能不能变成油,应该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但是,结果却是如此不可思议,却是上演了如此之多不应该上演的故事。
骗子是怎样得逞的呢?
80年前一个“水变油”骗局提供了“成功经验”。
年4月,美国纽约市的一些记者接到一个请東,请他们到长岛法明代尔村的某地去看一场划时代的惊人表演。几个记者由于好奇去了。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大块头的男子,他自我介绍名叫路易斯·埃里克特,发明了一种汽油的廉价代用品,现在来表演给大家看。
记者们随着埃里克特走到一辆欧产汽车旁边,看到汽油箱是空的,也没有装替补燃料的副油箱。记者们仔细检查了汽车,尽管他们不是行家,但至少看到油箱的确是空的。埃里克特请一位记者去提一桶水来。水来了,这时埃里克特取出一瓶绿色的液体,让那个记者亲自把它倒进水桶里一一还警告说别碰这液体,因为它有毒。
掺有神秘液体的水被倒进空油箱里,埃里克特让司机发动引擎,轰轰几次后,汽车发动起来了,同时散发出一股杏仁油气味。埃里克特请每位记者坐上车绕法明代尔村转了一个小圈,表演的事实使记者们信服了。
第二天,水代汽油的消息被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块里克特也就成了头号新闻人物。
埃里克特拒绝了后来的记者和来信、来电的访问,他不肯对他的这个“伟大发明”再多说些什么。
他在等待。
很快,一个重要的客人来到了法明代尔村,这就是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福特给了埃里克特一张1万美金的支票,作为购买他的专利的预付款。
埃里克特并没有满足,他把福特向他买专利的消息传扬开来,于是,第二个大享上门了。这就是海勒姆马克沁(他是马克沁机枪发明者的儿子),他一开口就是万美元买专利。于是,埃里克特从小马克沁那里拿到了10万美金。
福特被激怒了,埃里克特立即退还了他的支票,福特也就无可奈何了。
此后,埃里克特又骗取了银行家约克姆的10万美金。
美元到手,他便采取拖延战术,根本不去申请什么专利……
不知道王洪成是不是受这个故事的启发,或者说王洪成是不是拜了埃里克特为师,但是,历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王洪成和埃里克特所采用的手段如出一撤:进行“魔术表演”;然后借助輿论大肆宣传;若是和名人搭上了腔,更是借助名人效应,进行更大规模的宣传。
埃里克特首先想到的就是记者。王洪成呢?
他不会给中国人丢脸的,在怎样利用新闻工具为行骗服务上,他是不会输给埃里克特的。可以说,他所以能摆脱“秦城”监狱的“阴影"以至后来“形成气候”,和他对新闻工具的“灵活运用”是分不开的。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哈尔滨日报》《大连晚报)、《新青年)》杂志等等都为他进行过鼓与呼。
新闻工具在“水变油”经济诈骗大案中扮演了不可或缺、极其重要而又极不光彩的角色。
年11期《新青年》中的一篇文章标题为:“敢问天地人谁来解救人类困境”。文中分标题为:“他的出现,把人类历史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人们对正在发生的异乎寻常的创举尽可以选择自已的评价”;“人类被自己悟出的真理所欺骗,现在它需要第三只眼睛。同时,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时刻,采取回避和诅咒的态度只能宣判自己及后代的末日”。在正文前第一句,作者就已回答标题所问,写道:
——谁能来?他一一中国的王洪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告诉你,他能令这个世界改变一个方向。
年1月28日《经济日报》为王洪成和他的“发明”让出了整版篇幅。而且,记者“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特地在北京灌了一些自来水”,带到哈尔滨进行现场试验。这是记者亲身经历的事:
最要紧的当然是作试验。尽管我们来之前已经看过了许多二、三手资料,不得不相信王洪成那离奇的发明是真的,但毕竟还是想“眼见为实”。第二天上午10点多,王洪成带我们来到他简陋的实验室。见我们拿出从北京带来的水,王洪成笑了笑,先给我们上了一课:“自来水密封后四个小时就变质,你们带的水过了夜,水质已经开始发粘、出现杂质了。”说着接过装水的酒瓶摇了几下,我们凑近一看果然不像刚灌上时那样清纯。“不过没关系,燃烧是没问的。”王洪成让记者把水倒在一个刚刚洗净的烧杯里,从桌上的瓶瓶罐罐中拿出一个盛着黑色液体的葡萄瓶子,小心翼翼地往杯里滴了一小滴,只见那滴粘液迅速沉入水底,并变成紫色在水中上升。王洪成让记者拿根筷子进去搅拌几下,待那滴液完全溶解后把水倒进一个擦试拭干净的脸盆,点燃火柴往里面一扔,只听“噗”的一声燃烧起来,桔红色的火焰从盆底升到半米多高,无烟无味。面对这“无名之火”,我们恍如在梦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水”面有无数细密的小泡泡在轻轻爆破,直到19分钟后脸盆里烧得干干净净,烧黑的盆壁,用抹布轻轻一擦又变得鲜亮如初。
在“眼见为实”后,记者就迅速想起了我国的四大发明,由此把这一“惊世骇俗”之举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赞叹它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甚至将把人类文明史向前推动成百上千年”。
面对如此权威的报纸,面对记者如此“公正”、“客观”的描述,面对记者目睹奇迹之后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兴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对于大多不是从事科技工作的人来说,要能保持清醒,抵御住诱感,那才是叫人难以置信,那才属于不正常!
对于商人来说,他们怎样选择都不为过!4亿元的巨额损失也并不意外!
这里还可以提一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
在年春天,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