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锅炉

市四进攻坚服务队16组四进沉下去

发布时间:2023/4/6 1:12:00   

“我年轻,我报名……”“有男子汉在,我先上……”2月14日,市委组织部吹响了选拔党员干部服务企业的“集结号”,队员们毅然报名。15日,他们追随“逆行者”的脚步,成了东营市企业复工服务队的一员,挑起了助力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的重担。一个半月,他们宣讲政策、帮扶对接、协调物资……致力于为企业复工解决实际难题,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冲到哪里。

初次“见面”,发挥特长解难题

2月16日,府前社区小组7人初次“见面”,小组有宣传部、财政局、生态环境局的同志,大家做起工作来也相对容易。牛新昌和王旭熟悉财政、税务、金融、社保、医保等惠企政策,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是他们的强项;张利国、崔伟、郑晖、王海松、曲涛熟悉企业环评等政策,遇到环保方面的问题时,快速提出“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是他们的特长。

大家结对帮扶、真抓实干,甘做人民健康的“守门员”,当天就走访社区多家企业和商户,发放疫情防控明白纸、签订承诺书多份。

2月17日,府前社区小组在对接东营金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时了解到,公司位于六户镇大许村附近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开工,但当前正处于农田春季灌溉时期,施工人员均为东营本地人,工地远离人员稠密区域。经过分析,他们立即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牛新昌负责协调社区联系工程驻地村委会准予复工,曲涛、郑辉、张利国帮助企业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崔伟、王海松协助施工方办理复工许可,王旭光协调工程甲方东城街道国土资源所同意复工。仅用一天时间,公司的这个项目便“动”了起来,赢得了企业的认可、开发区的好评和工作队的赞扬。

2月17日,小组在帮扶对接工作中了解到,鑫都商城极度缺乏防疫物资,商户存在资金周转难、客户停车难、复工率不高等问题,他们立即协调府前社区为鑫都商城配备了测温枪、口罩,助力鑫都商城做好疫情防控、开放地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为商户复业提供便利。2月18日,他们又将服务队发放给府前社区小组的浓缩消毒液赠送给企业,积极宣讲各项惠企政策,号召鑫都商城向山东鑫都置业有限公司提出为租户减免租金的申请。2月25日,府前社区小组转战到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后,仍安排人员轮流、反复、持续推进企业减租事宜。3月3日,山东鑫都置业有限公司正式决定给予鑫都商城家商户减免租金及管理费多万元的扶持政策,为疫情中的广大商户带来了一场“及时雨”,商户全面复业,有效保障了附近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并给山东鑫都置业有限公司赠送了锦旗,业主与商户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许多企业急需融资救助,牛新昌和王旭光积极运用熟知相关惠企政策的优势,勇做“挑山工”,移除影响企业复工的融资高山。2月21日,他们联系东营兴业银行、农商行,帮助山东金华装饰有限公司落实转贷资金万元、万元。并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延期缴纳税款和保费等业务,为企业复工发展纾困。公司负责人崔金华说:“有你们在,我们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奔着问题来,一对一解难题

3月4日,新材料园小组和临港产业园小组组合成市“四进”攻坚服务队16组,服务队根据疫情形势调整新状态、转换新角色、适应新变化。市“四进”攻坚服务队16组在前期帮助东营明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协调解决融资问题的基础上,了解到该公司环评问题久拖未决,不仅对企业的资信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而且阻碍了公司的生存发展。3月13日,服务队奔着问题来,“一对一”精准帮扶。市“四进”攻坚服务队16组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竞科带领牛新昌、王旭光、曲涛等同志,按照省委“四进”攻坚行动要求,来到该公司的“牛庄地热清洁供暖无烟小镇”深改试点项目现场调研,详细了解建设地热系统替代2台14兆瓦燃煤锅炉项目及地热尾水%负压回灌情况,实地查看热量交换等具体工艺流程。并召集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科长成鹏飞、市生态环境局东营区分局局长宫振卫等人召开现场办公会,公司董事长崔国华等人一起参加讨论。

在听取公司汇报阶段,徐竞科说:“对该公司专利技术被评为国际先进、积极响应国家地热开发政策、突破地热行业技术难关给予充分肯定,公司在运营中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两手抓、两不误。”在征求意见阶段,牛新昌说:“站在财政的角度分析,该试点项目取热成本是燃煤成本的1/2、燃气成本的1/3,能大幅减少财政取暖补贴;从环保角度讲,一个取暖期减少标准煤吨、减排二氧化碳吨,相当于植树48棵的实际效果。各级各部门都应该大力支持、努力帮扶、积极推进。”

了解到这家公司发展前景广阔,但疫情形势下,同样遭遇资金困难,企业的融资成本非常高,服务队便联系东营工商银行东城支行,副行长韩立新、王相杰到企业考察,落实了贷款万元,享受国家优惠利率,助力企业发展。

宫振卫表示,市生态环境局东营区分局将按照市局和东营区要求,跟踪服务,尽快推动手续办理。3月27日,东营明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带着“克时艰雪中送炭助发展纾困解难”的锦旗来到了办公室,崔国华说:“非常感谢服务队现场办公,解决影响企业存亡的难题……”

对接多个企业,发放口罩5万多个

配齐配足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是企业加速恢复产能的“必答题”,疫情防控期间,企业普遍面临防疫物资短缺的难题,尤其是口罩紧缺。自疫情以来,市服务队临港工作组和管理中心积极向管委会及部门反映,多渠道、多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短缺情况。截至目前,累计向区内企业发放口罩5批次,共计个,红外额温计4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因口罩短缺带来的一系列生产问题。

自疫情以来,服务队临港工作组王军、王钊、田湘文三位同志,所服务的企业均正常生产,为了保障企业原材料内运和产品外运问题,工作组会同管理中心及时协调交通管理部门,帮助企业进行运输车辆手续办理,累计帮助推送生产、生活类企业运输车辆进出东营市通行申请辆,帮助企业省外市内返岗人员近名,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为企业后续复工达标助力。

在共同防疫的40多天里,服务队对接帮扶19家规模以上企业和家中小微企业,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贡献出了绵薄之力。队员王旭光、郑辉因连日劳累,明显显露疲倦,但仍埋头工作;崔伟的母亲突发疾病,他回家安排好住院,嘱咐家人好好照看,就匆匆返回防疫一线奋战,听同行的战友说才知道他妻子的预产期已过。2月25日,随着小组工作重点由府前社区转入新材料园,距离最近的队员来回也超过20多公里,最远的临港工作组来回80多公里,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就多了,新材料园小组在督查疫情防控工作之余,还要整理工作台账,及时向开发区管委会和市服务队提供一手资料,为节约时间,小组队员中午就在新材料园吃方便面,饭后立即投入工作。“我来自市委宣传部,王钊、田湘文两位同志来自市国资委,我家住东城,他两人一个住广饶,一个住新区,每天都是一早在东城集合,然后一起开车去工作地点。”王军说,路途远,每天都是自费往返,但是“从来没有因为交通问题抱怨过,也没有因为路途远耽误过任何工作”。

“四进”攻坚的号角催人奋进,打通企业复工断点堵点不容忽视,经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磨炼,市“四进”攻坚服务队16组每一名队员都已成长为英雄,为一起战“疫”的日子感到光荣和骄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段学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044.html
------分隔线----------------------------